如何解锁基层善治的“幸福密码”?

2023年11月6日,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“枫桥经验”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“枫桥经验”2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。韩城金城街道获评全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先进典型,入选中组部干部教育培训教材。会前,作为全国“枫桥式工作法”入选单位代表,街道办主要负责人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。

韩城,是如何用“枫桥经验”这个“最优解”,答好基层治理这张“时代答卷”的?答曰:是用网格调解、分流调解、联动调解、精专调解的“四联调解”工作法,解锁了基层治理的“幸福密码”。

(一)


故事还要从金城街道这个“多事之地”说起。

金城街道是韩城老城区所在地,下辖17个行政村,3个村改社区,8个城市社区,常住人口6.7余万人。随着城市一体化有序发展和城市区域拓展,逐步从行政商业区演变成城乡接合部,成为城区人居环境改造、征地移民搬迁的重点区域。但是,这里是元明清古建集中、文化旅游繁华之地,由此引发的征地搬迁、拆迁安置、邻里纠纷、村务管理、劳务纠纷等多类型信访矛盾日益增多,对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极大挑战。

“烫手山芋”问题如何化解?街道党工委立足问题和民意两个导向,建立街道、村(社区)两级综治中心平台,充分整合各方力量,创新推行“四联调解”工作法,将28个村(社区)划分成综合、专属两类网格1350个,选派村(社区)干部、五老乡贤、志愿者等为主的网格员,通过“网格调解”“分流调解”“联动调解”“精专调解”,让矛盾纠纷“归口分流”,将小微矛盾纠纷化解在组户,一般矛盾纠纷化解在村(社区),较大矛盾纠纷化解在街道,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在市域。

有人说,好经验的形成并非是一条直线向前,而往往是一条曲线前进。“四联调解”的形成确实如此。

韩城立足矛盾纠纷发展规律,将矛盾纠纷化解的“颗粒度”进行实化细化,对不同层次、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,实行属地管理、分级负责、归口调处,搭建了“阶梯式”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,实现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复杂问题不出市域”,形成了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韩城实践。

所以“四联调解”工作法的形成,不是一时起意,而是拥有扎实的实践探索基础。

(二)


每个地方都拥有不同的特征,这让“四联调解”一站式工作法的镇域化实践充满了个性。

让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在“网格”之中。金城街道地处城乡接合部,人员结构复杂,矛盾纠纷易发多发,辖区各村、社区立足各自实际,积极探索群众互动共治方式,书院社区采取“小院茶摊会”形式,涺惠社区采取“板凳会”形式,第一时间介入邻里纠纷,根据不同问题的性质找准问题根源,做到小事不出网格,大事不出社区。

用“分流”方式从专业化解矛盾纠纷。板桥镇发挥信访矛盾“分流枢纽”职能,按照“属地、属事、自家事自家管”的原则,将村小组网格上报、群众反映的问题,进行分流、归口调解。火炬村温某与邻居多次因土地界桩问题“地头干仗”。镇综治中心根据矛盾纠纷,分流派单,将调解任务交给镇国土资源所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包村领导、村干部和双方当事人,进行现场办公,从专业角度讲述专业知识,并依据土地证,对纠纷界桩进行“面对面”丈量、拉线定界,让温某与邻居都认可信服,当场握手言和,用“小界梁”留住了“邻里情”。

共同发力让基层治理有深度更有温度。龙门镇立足辖区工矿企业多的现状,在村企矛盾调处中推出了“驻镇单位+人大代表+业务站所”联合调解模式。李村三组村民与村域某企业因为用地问题产生纠纷,镇综治中心组织村包联领导、自然资源局龙门所、龙门司法所、法律顾问等召开联席会议,变“独角戏”为“小合唱”,多部门协商调解,研判问题症结,制定化解措施,最终,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合同,保障了村企双方利益,促进了村企和谐。

“精准快”打好强化基层治理“服务牌”。桑树坪镇位于黄龙山区,辖区面积大,人员居住分散。该镇依据村居自然分布,成立由“精专调解专班”,推行“片区联合调解”模式,实施“一事一议”,进行专题“会诊”,形成重大矛盾纠纷工作台账和方案。比如,张杨沟村孙某在帮助同村村民修缮房屋过程中不幸发生意外,受伤严重,医疗费用高达25万余元,原本的友好睦邻产生了矛盾。镇政府组织枣庄村、张杨沟村、司法所、法律顾问、包联单位等通过会商研判,采取医疗救助、司法援助、易村互助等方式,妥善为孙某解决了医疗费用难题,在短时间内,精准快速化解了邻里矛盾。

……

从外墙渗水、矛盾频发到邻里关系融洽、基层治理得到有效治理……细品“四联调解”工作法,这是韩城以“绣花”功夫服务百姓、改善民生的体现!这是韩城以“栽花”意识为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担当!

(三)
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。民生为大。韩城是如何把这碗“改革饭”做得“甜”到了全国?

基层既是产生社会矛盾的“源头”,也是疏导社会矛盾的“茬口”。韩城抓住加强党的领导这个关键,释放党组织“领头雁”效应,建立“五级书记抓信访”责任体系,倒逼村(社区)、镇(街道)、市委三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在各自层面和管辖范围内全力破解难题、化解矛盾,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,真正地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优势。

基层事务繁杂,矛盾纠纷多种多样,怎样解好矛盾纠纷“千千结”?韩城立足矛盾纠纷多元化特征,树立系统集成思维,将矛盾调解力量整合起来,从理顺矛盾纠纷类别层级入手,突出抓源头、抓苗头、抓人头,细化“四联调解”工作法流程,明确化解责任主体,形成责任落实闭环,既要现场“会诊”,又会查找“病根”,推动基层治理主体从“多中心”向“一核多元”转变,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的精准化、精细化、高效化。

基层治理不能只由政府唱“独角戏”,而是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谱“协奏曲”。韩城统筹推进综治中心平台服务功能建设,整合镇、村、政法单位、行政部门和五老乡贤、志愿者、小区物业等各类调解力量,特别是把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、乐于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党员、热心群众吸纳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坚力量,充分发挥“人熟事清家门近”优势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、组户、村(社区)。

完善制度机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韩城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基层治理的“一号工程”,不断完善功能和程序互补衔接的有效机制,用法治思维和制度方式补短板、堵漏洞、固根本。在调解环节之中,制定了网格化管理、民情档案一本账、村级民情议事会、镇级信访联席会等机制。在实际运行中,建立了工作例会、首问负责、分流交办、联席会商等制度,实现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流程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。

基层治理现代化,没有“完成时”,只有“进行时”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韩城“四联调解”工作法的故事仍在演绎,未完待续……

 网站统计